-
【2022年金华招商】金华: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破茧蝶变:产业升级的金华路径
金华: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破茧蝶变:产业升级的金华路径 一、党代会指引:制造业崛起的新方向 金华市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制造业崛起,要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该市永康五金产业、义乌小商品制造、兰溪纺织业要率先杀出一条 “血路”。这一部署为金华市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吹响了向先进制造业进军的号角。 金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旭辉认为,当前金华市制造业发展 “量” 与 “势” 不断增强,但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产业链和价值链还停留在中低端、没有产生更多附加值、企业成长引才聚才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金华开发区将聚焦聚力提升平台承载力、产业竞争力、智造内驱力,加快突破空间、动能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打出 “抬底、扩中、育龙头” 组合拳,融入 “一轴一廊一带三圈十平台” 战略部署,全力打造中央创新城、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健康生物产业园三大 “万亩平台”,实现制造业提级跨越,力争三至五年创成浙江省高能级战略平台。 二、传统产业转型:破茧重生的实践 永康五金产业作为金华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正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永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智能化改造。例如,引导企业引入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等先进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目前,永康五金产业已形成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产品涵盖五金工具、家用电器、汽车配件等多个领域,部分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提升。 义乌小商品制造则依托义乌国际商贸城这一全球知名的小商品交易平台,积极推动产业升级。义乌市引导小商品制造企业向个性化、定制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同时,建设小商品制造创新设计中心,为企业提供设计研发、检测认证等服务,提升产品的创新能力和附加值。如今,义乌小商品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品质不断提升,远销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兰溪纺织业是金华市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和环保压力增大的挑战,兰溪市积极推动纺织企业进行绿色化、智能化改造。通过引入先进的纺织设备和环保技术,企业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产品质量和档次显著提升。同时,兰溪市还引导纺织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高端纺织面料、服装品牌等,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平台建设:产业集聚的新载体 中央创新城是金华市打造的重要创新平台,旨在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该平台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吸引了一批高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入驻。通过建立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中央创新城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是金华市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阵地。该产业园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例如,某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在产业园内建设了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项目建成后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健康生物产业园则以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为核心,致力于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生态。产业园内集聚了一批知名的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通过加强合作,共同开展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创新等工作,推动了金华市健康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未来展望:先进制造业的金华愿景 未来,金华市将继续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加强平台建设,提升产业承载力和集聚力;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相信在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金华市制造业将实现破茧蝶变,从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智能制造迈进,成为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2-02-28
-
【2022年金华招商】绍兴市加快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陆海统筹的绍兴探索
绍兴市加快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陆海统筹的绍兴探索 一、规划引领:海洋经济的新蓝图 近日,《绍兴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 年)印发。根据规划,绍兴市将加快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市域陆海统筹协调发展新格局,助力构建网络型大城市,发展开放型经济,打造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和杭州湾金南翼海陆联动新枢纽。 “发展海洋经济,将推动绍兴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加紧密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深海陆联动,走向湾区时代、海洋时代。此外,通过海洋拓展空间,将帮助绍兴提升湾区重点开放平台、产业平台能级,实现战略赋能,争取更多要素资源支持。” 绍兴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二、发展基础:前期积累的成果 这已是绍兴第二个海洋经济发展五年规划。近年来,绍兴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在推动海洋重大平台建设、打造海洋产业集群、建设海陆联动先行区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依托绍兴滨海新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发区(新区)及 “万亩千亿” 新产业平台,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涉海产业加快发展。例如,绍兴滨海新区重点发展高端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则以绿色化工、高端制造为特色,通过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化发展,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重点任务:未来发展的方向 根据规划,绍兴市将重点推进以下任务:一是加强海洋重大平台建设,提升绍兴滨海新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平台的能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经济集聚区;二是培育壮大海洋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三是推进海陆联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港口、航道、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海陆运输效率;四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在化工新材料产业方面,绍兴市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发新型化工材料,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将重点发展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平台和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企业。 四、保障措施:规划实施的支撑 为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绍兴市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海洋经济发展协调机制,形成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加强政策支持,出台一系列鼓励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如资金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保障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海洋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吸引一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投身绍兴海洋经济发展。 同时,绍兴市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海洋经济协同发展,加强与上海、宁波、舟山等城市的产业协作和资源共享,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022-02-24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